看《存在主义咖啡馆》的时候种草了这本书,挺推荐的!**这本书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弗洛姆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为什么纳粹会在德国盛行。**他认为经济,个人心理和社会思想互相作用,互相强化。而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不但要阐明作为社会进程结果的激情、欲望、焦虑是如何变化发展的,而且要揭示被塑造成特殊形式的人的能量又是如何反过来变成生产力、塑造社会进程的。”
弗洛姆首先回顾了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历史。中世纪的人们没有什么个人的自由,人出生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阶级,以后要从事的职业,以后一起生活的人等等。虽然没有自由,但是这样的生活很有安全感,人从生下来到死去活得都差不多,而且也不会感到孤独。中世纪的人们对于财富的观念也和现在不一样。很长时以来,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维持生活,生活的意义是宗教,而超过生活所需的经济活动被认为是贪婪,与宗教相悖。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人开始进行更多的经济活动并在其中获得更多财富。获得了更多财富的他们获得了更多自由,但是也因为在收集这些财富的过程中充满了竞争,尔虞我诈,控制他人,人际关系受到破坏,人的安全感受到威胁。“新自由给他们带来的两件事:力量感剧增,同时孤独、怀疑、疑惑也与日俱增,并滋生了焦虑。”
要说在这过程中获得财富的上层阶级驱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可能属于更多的在这其中没有受益的中下阶级。两个著名的宗教改革一个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其影响了德国),一个是加尔文主义(其影响的事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弗洛姆花了很长的篇幅分析马丁路德宗教和加尔文主义为什么吸引这些中下阶级。虽然我们学习的历史中说的都是马丁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对于宗教的唯一诠释,这当然没错,但是我们没有学到的部分是马丁路德强调上帝是对上帝的无条件臣服,认为只要这样臣服便可以得救。而且他认为“**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性的败坏及其完全无法自由择善。”**这样的思想极其受到中下阶层的欢迎:
路德并不仅仅道出了他所传教的社会阶级的微不足道感,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个人不但接受自己的微不足道,而且最大限度地贬抑自己,要完全放弃个人意志、抛弃个人力量,惟有如此才能有希望为上帝接纳。路德与上帝完全是一种臣服关系。其信仰概念的意义用心理学上的话来讲便是:如果你彻底臣服,如果你接受你个人的微不足道,那么全能的上帝便有可能愿意爱你、救你。如果你彻底抹煞了个人自我连同其所有的缺点及怀疑,那么,你便摆脱了自己的那种微不足道感,便获得了自由,便能同享上帝的荣耀。路德的“信仰”就是坚信投降是被爱的先决条件,它与个人完全臣服于国家和“领袖”的原则有很多相同之处。
加尔文主义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奇怪的宗教。加尔文“**也反对教会的权威,反对盲目接受教会教义,但他也认为宗教植根于人的无能为力。”加尔文中最重要的是预定论,**认为上帝不但预定某些人得恩典,而且还决定其他人注定受永罚。加尔文主义还强调人类不断努力的必要性,要求信徒必须始终按上帝之道生活,不能有丝毫松懈。表面上,这似乎与人的努力与人的得救没有任何关系的理论相矛盾。但是加尔文主义者认为,这正是他们和注定受罚群体的区别所在。可以理解为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安慰自己“我是属于得到恩典这一方的”。虽然看起来非常奇怪,但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仍能找到类似的事情,比如一个正在等待医生检查结果的人一直在焦虑的做事。做事一定程度上是在逃避内心的焦虑。作者认为这与现代人对工作义务感的感受一脉相承。
加尔文和路德一样,强烈地强调人的邪恶,**“并宣称自我贬抑和自我羞辱是所有美德的基础。”**但其实这样的自我贬低和自我羞辱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更类似于一种标榜自己比别人更有良心,更厉害的手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使经济生活渐渐成为生活的中心,和中世纪的经济活动为生活服务非常不一样。“现代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开始发展起来。每一分钟也变得有价值了。……时间是如此的宝贵,以至于人们认为不能把时间白白浪费在无用的地方。劳动日渐成为最有价值的事。新的劳动观形成了,其势头如此强劲,以至于中产阶级对教会机构不从事经济生产极为愤怒。人们憎恶乞丐,认为他们不从事生产是不道德的。“
不得不说加尔文主义病态的努力以证明自己是恩典的一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经济和心理的互相影响了。
这里可以稍作总结。过去的历史中人类一直在摆脱外界的限制(宗教的限制,君主的限制,殖民地的解放等等),个体化程度逐渐增强。个体化进程既导致个人力量的增长,但也导致个体的孤独感加深,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原子化的倾向下。为了克服这种难以忍受的孤独感,人为了获得安全感,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克服这样的孤独感,而其中一种就是“逃避自由”。弗洛姆列出来了三种常见的逃避方式:
1)权威主义:“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施虐-受虐关系。权威主义的关系在很多的亲子关系和伴侣关系中都存在。更极端的可能就是法西斯主义了。
2)破坏欲:“毁坏世界几乎是挽救自己不被击碎的绝望的最后一招。施虐狂的目的是吞并其对象,破坏欲则欲除掉它”
3)机械趋同:“这种特殊的逃避机制是现代社会里的大多数常人所采取的方式。简而言之,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按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类人,于是他变得同所有其他人一样,这正是其他人对他的期望。“我”与世界之间的鸿沟消失了,意识里的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也一起消失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机械趋同那一章是读着最打脸的。比如这一段关于现代人思想的虚假性,以及对自己思想虚假性完全无意识的讨论:
假设我们在一个岛上,那里有渔夫与城里来避暑的游客。我们想知道天气情况,就去问一位渔夫和两位城里来的游客,我们知道他们都听了天气预报。渔夫有丰富的经验,也关注天气这个问题,他就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好像我们问他时他尚未拿定主意。他知道风向、温度、湿度等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但还会对各个方面分别加以斟酌,然后做出多少较明确的判断。他可能会想起天气预报,并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天气预报的说法,如果是反驳,他就会小心谨慎地斟酌自己的理由。但这才是最关键之处,这是他自己的观点,是他自己思想的结果,他告诉我们结果,也告诉我们理由。 城里的两个游客中的第一个知道自己对天气知之甚少,并觉得没有必要了解。我们问他时,他会回答:“说不准。我所知道的就是天气预报报的那些东西。”另一个人就有点不同了。他相信自己对天气懂得很多,尽管实际上他一无所知。他是那类觉得自己必须能够回答任何问题的人。他略加思索,然后告诉我们“他的”看法,而实际他所说的与天气预报报的一模一样。我们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们,他是根据风向、温度等才得出这个结论的。 表面看来,这个人的行为与渔夫并无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我们再一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很显然他收听了天气预报,并接受了它。然而,由于觉得非得有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想法的强迫下,他忘记了自己只不过在重复另外某个权威的观点,并坚信这是他通过自己的思想得出的观点。
看完这段就觉得自己真的非常缺乏渔夫这样的独立思考,而且一大原因是我非常害怕自己的思考是错的,所以习惯搜寻信息,证据,别人的想法。感觉我们应该减少对一个思想是不是正确的评判,多想想这个思想是怎么来的,我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以及不要害怕说出不正确的东西,这样才能鼓励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比起错误,更可怕的是不真诚,最可怕的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真诚。
还有这一段讲人类的从众心理的:
到博物馆看画的普通人,看到一幅名画家(比如伦勃朗)的画时,会认为它精彩绝伦。如果我们分析他的判断,就会发现他内心里根本没有任何共鸣,只是因为别人认为他应觉得好,才认为画得好。音乐判断和认知活动中也有这种现象。许多人看到真的风景名胜时,虽然相信“他们”看的是真风景,但实际他们脑子里面出现的却是在明信片上看过多遍的这个风景,真正的风景只不过是它的复本。有些人亲自经历了某件事,但却偏要根据媒体的报道来观察分析这件事,实际上,许多人虽亲自经历了一场文艺演出或政治集会,但只有在读到报纸的报道后,才觉得是真的。